首页
服装资讯
服装品牌
服装企业
产品
订货会
展会
专题
丽人网首页 > 服装新闻 > 饰品市场 > 正文
按件卖银饰利润高达400%(图)
网友分享:Kitty
2009-05-13 09:16来源于:丽人服装网
分享:
消费者购买银饰对纯度的关注度并不高

N本报记者欧阳进权游庆辉文/图

核心提示

细心的市民可能已经察觉到,福州南街、津泰路等繁华路段最近突然之间开了不少银饰店。大家都知道银饰比金饰便宜,但是绝对没想到的是,一般银饰利润可达到400%,如果是品牌银饰,其利润远超于此。

更鲜为人知的是,为了得到光泽度、硬度不同的银饰品,生产厂家还会掺入其他金属,如果镍、铅等含量超标,佩戴之后还会引发皮肤过敏症等。

记者调查270元银饰成本只有20多元

市民小林为了省钱,只让男朋友买了一条5克多的银制手链,价格是270元。小林高兴地说,270元只能到珠宝专卖店买到1克黄金。

但是令小林始料未及的是,银饰的成本极低,银的价格还不到黄金的2%。

福州一家知名珠宝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莆田秀屿区上塘村是全国有名的银饰生产中心,他们生产的银饰占领了北方70%至80%的市场份额,他们通常在原料价格基础上加价对外批发销售,每克加价1元至2元,也就是说每克银饰卖4元至5元。

这样算来,小林买的银手链的进货成本只有20多元,但是商家却要卖270元,每克售价高达50元。

记者从多家银饰店获悉,银饰零售暴利是市场潜规则,有品牌的价格能翻10倍以上,没有品牌的银饰每克也能卖二三十元,是采购价的4倍。与黄金和铂金首饰按克卖不同的是,银饰并未标注重量,而是按件卖,这就掩盖了银饰暴利的现实,市民普遍不知道银的具体成本是多少。

消费提醒银饰品存在两大“陷阱”

而银饰品主要存在两大消费“陷阱”:一是以次充好,一些商家用不锈钢或镀银的饰品冒充银饰,或者用低成色饰品谎称银饰;二是饰品金属含量超标,影响消费者健康,例如镉含量超标会导致肺癌、镍含量超标会引发过敏。福建省宝玉石协会秘书长王乃珠认为,许多消费者为了时尚买银饰,因为银饰品的价格比较便宜,消费者购买时对其纯度的关注度并不高,而更在意的是银饰品的款式。这就给了商家钻空子的机会,银饰市场目前鱼龙混杂,镍、铅等金属含量超标,这些金属不利于人的健康。前不久福州黄依姆的脖子出现严重过敏现象,皮肤红肿瘙痒还起疱,医生检查的结论是其所戴的银项链中的镍引起“首饰病”。

据悉,生产厂家一般会在生产的银饰中掺入镉、铁、铜等更便宜的金属,得到光泽度、硬度不同的银饰品,但是对于掺入了多少这些金属,商家都说不清楚。

记者走访了东街口一带5家银饰小店,当记者询问产品的材质及是否有相关证明时,商店老板都弄不清所卖产品的成分含量,也无法提供相关的检验合格证明。

相关资讯
更多>>
资讯
  • 品牌
  • 企业
  • 资讯
  • 产品
  • 商机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