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服装资讯
服装品牌
服装企业
产品
订货会
展会
专题
丽人网首页 > 服装新闻 > 文化常识 > 正文
南京云锦技艺:存续着中国皇家织造的传统
网友分享:Kitty
2010-10-08 09:04来源于:丽人服装网
分享:

入选理由

南京云锦技艺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3000多年的织锦历史中,惟一流传至今不可被现代机器取代、凭前人口传心授而传承下来的传统手工技艺。南京云锦技艺的创造过程始终与中华文明历史进程并行,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达程度和多样性,显示了古代手工艺人的高度智慧。

南京云锦技艺

南京云锦技艺存续着中国皇家织造的传统,它采用“通经断纬”、“挖花盘织”等核心技术,在构造复杂的大型织机上,由上下两人手工操作,用蚕丝线、黄金线和孔雀羽线等材料织出诸如龙袍等皇室服装在内的华贵织物。这项技艺主要保存在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织造方法包涵了120多道工序,包括造机、意匠、挑花以及织造当中的诸多程序,是人类非凡创造力的见证,是人类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2009年12月30日,南京云锦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清光绪三十年江宁织造被裁撤“以节虚糜”,经历了元明清三个历史时代、延续达620多年的江宁官办织务从此结束;新中国成立后,南京云锦获得新生

中国是桑蚕丝绸的发源地,至今已有七千多年历史,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周代(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年)已出现多彩的锦织品。春秋战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21年)时织锦产销两旺。南北朝(公元420~589年)时期,能工巧匠改进织锦工具机械,革新织造工艺,提高了织锦的品位和产量。公元五世纪初东晋末年,南京已有专门生产云锦的机构锦署。

据史料记载,南朝各代都在中央政府机构中设立少府,下设平准令以掌织染,锦署属平准令管辖,皇室还另设有织室和绣房。南齐时的织锦工已闻名天下。南朝的《殷芸小说》文献中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作者借神话道出了人间巧妇的精湛技艺,这是云锦之名在文献中第一次出现。

隋军灭南朝末期的陈后,金陵(南京)的政治经济地位一再被贬低,降为普通州县,锦署亦在撤销之列。唐代继续了隋代抑压金陵的政策,将扬州大都督府自金陵迁至江都,随同迁往的还有居民数千家,其中包括丝织业工人。唐末五代时,扬州屡遭战乱,经济重心又逐步转移至作为“西都”的金陵。

至南唐以金陵为国都时,统治者大力奖励农桑,金陵再度成为江南丝织业的中心之一,并设有官营织造,扬州的织锦工匠也随之而渡江南迁。北宋时期,政府对金陵的政治经济地位相当重视,每年入贡的高级丝织品达到上万匹。宋朝南迁后,中国丝织生产重心转移到江南,尤以南京为重。

南京云锦在元代的生产主要是在官办织造机构的主持、管理下进行的。元代在南京设立的官办织造机构名叫东织染局、西织染局,管人匠数千户,约数万人,规模很大。在元代统治的近百年中,建康织局的规模日益发展,为后来南京丝织工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明代的官营织造,经营单位之多,分布地区之广,规模之庞大,是前所未见的,但经营重心则在江南,并以南京、苏州、杭州三地为重点。

清代的官营织造,只在京城北京和江南的江宁(南京)、苏州、杭州四处设局。光绪《大清会典事例》中《内务府库藏》记载:“顺治初年定,御用礼服,及四时衣服,各宫及皇子公主朝服衣服,均依礼部定式,移交江宁、苏州、杭州三处织造恭进。”南京专设的“江宁织造府”,负责供应清皇朝使用的云锦妆花系列织品和龙袍、补服等衣物。

元明清三代南京云锦的历史是以官营织造为主线的历史,到了清代康熙、嘉庆年间,南京城的云锦木织机达到3万多台,20余万人以此为业,年产锦缎上百万匹。但是,光绪三十年(1904年)江宁织造被裁撤“以节虚糜”,经历了元明清三个历史时代、延续达620多年的江宁官办织务,从此结束。

1912年,民国建立后,封建政权覆灭,南京云锦失去了主要的服务对象,同时由于质优价廉的西方呢绒、哔叽等纺织品输入,以及国内政局动荡不安、销路不畅等,昔日兴盛发达的南京云锦业呈现出一派萧条景象。南京云锦的生产跌入历史最低谷。新中国成立后,南京云锦获得新生。1957年,南京市云锦研究所成立,南京云锦从此走上了传承保护和振兴发展的道路。

南京云锦艺人于十五世纪创造了云锦妆花环形花本大花楼织机,直到现在,现代机器仍无法完全取代其某些独特的工艺,云锦被誉为中国织锦工艺的活化石

在我国古代束综提花机中,最复杂、最奇特又最完美的就是由南京云锦艺人于十五世纪创造的云锦妆花环形花本大花楼织机了。这种织机长5.6米、宽1.4米、高4米,由上下两人配合操作生产,两人默契配合,一天只能织几厘米,自古就有“寸锦寸金”之说。织造时,机楼上拽花工提升经线,相当于在敲电脑键盘,楼下织造面相当于荧屏,织手根据提起的经线,妆金敷彩。

南京云锦妆花大花楼织机的这种束综提花的织造技术自战国至秦汉,几经革新,特别到明代逐步完善,直到近代,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十八世纪末,欧洲人综合前人的革新成果,发明了机构简单而合理的纹版提花机,现代丝织机器自此产生了,不过直到现在,现代机器仍无法完全取代云锦妆花大花楼织机的某些独特的织造工艺,云锦被誉为中国织锦工艺的活化石。

南京云锦在织造中,拽花工和织手上唱下和,最终还形成了具有地方韵味的曲艺品种——南京白局。这些历代传下的手工操作口诀、民间诗歌曲艺,总结了千百年来艺人们的经验,表现了南京云锦这一传统工艺充满着无比旺盛的生命力。流传至今的纹样设计、挑花结本、手工织造的口诀就有几百条之多。

云锦妆花的另一大特点是“织成”。“织成”是传统提花丝织物的一种成品织造形式,也是传统丝织图案的一种设计手段,是古代织锦织造工艺技术难度最大的织物。皇帝的龙袍就是采用“织成”的形式,为古今罕见的大型“织成”,它是按皇帝的身材高矮胖瘦设计、安排图案,按照领、袖、襟、前后正身、膝栏等部件及其相应的图纹进行整幅设计,从头至尾,花纹不同,织造完成后,再裁下拼接缝制成衣,真正做到了“天衣无缝”。

挑花结本,是我国云锦生产工艺中的一项关键工艺和重要环节,挑花结本所制成的花本是纹样由画稿过渡到织物上的桥梁。明代宋应星在他著述的《天工开物·乃服》篇中,对挑花结本作了概述:“凡工匠结花本者,心计最机巧。画师先画何等花色于纸上,结本者以丝线随画量度,算计分寸杪忽而结成之,张悬于花楼之上,……穿综带经,随其尺寸度数,提起衢脚,梭过之后,居然花现。”目前云锦挑花结本的方法同记载是一脉相承的,现代提花技术也是发源于此。

当西方人对“丝绸之路”运来的中国丝织品赞叹不己时,中国的织锦提花机技术和纹制加工技艺也沿着这条路传入欧洲。法国织机匠师贾卡在云锦环形花本大花楼提花机的工作原理中得到启发,发明了贾卡提花机,其后电报机、计算机相继问世。中国著名纺织学家高汉玉先生评价说:中国的纺织技术特别是南京云锦挑花结本技艺是现代电子计算二进位制的源头,对世界科技发明的影响巨大而深远。

今年5月,“中国·南京云锦全球高层论坛”在上海世博园联合国馆举行,论坛证实南京云锦技艺的“挑花结本”二进位制原理乃是现代计算机的鼻祖。南京云锦至今已传承了1500多年,她灿若云霞的外表下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技艺,闪耀着中华文明的光芒,成为中国传统织造技艺的经典。

相关资讯
更多>>
资讯
  • 品牌
  • 企业
  • 资讯
  • 产品
  • 商机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