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服装资讯
服装品牌
服装企业
产品
订货会
展会
专题
丽人网首页 > 服装新闻 > 市场新闻 > 正文
国内服装品牌偏爱“挂洋名”
网友分享:Kitty
2012-04-21 10:05来源于:丽人服装网
分享:

FIVEPLUS、MOVEUP、LYDS、STAM……在解放大道一家百货商场四楼的女装区,放眼望去,各专柜主标识几乎都用的是英文名,价格也与国际接轨,一条围巾三五百,一件春装动辄上千元,细看商标,却发现这些服装产地多在国内,上海、广州、东莞、青岛等城市,也有武汉生产的。市场真的买账吗?昨天,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欧时力、丽蓓卡、艾格、马克华菲、曼娅奴……这些听上去洋气十足的服装品牌,却是原汁原味的中国制造。昨天,记者走访商场专柜了解到,欧时力产自广州,丽蓓卡产自武汉,艾格、马克华菲则产自上海,曼娅奴则产自深圳。

不光是国内服装品牌爱取洋名,一些号称日本韩国的服装品牌,其生产厂地也多在中国。在解放大道的一家百货商场三楼,临近电梯口附近的五个女装品牌,分别是IORI、IMMK、NICECLUP、TAPNADE,店内一件衬衣就要五六百,外套则要上千元。它们的价签上清楚地标明产地为青岛、上海等。而店内销售人员则一致声称,其品牌是日本的,也是由日本设计师设计,只是生产加工在国内,如果全部从日本原装进口,加上关税,衣服肯定不是这个价。仔细看一下吊牌,仅在设计一栏注明“日本”二字,其生产地、经销商均在国内。

为何服装偏爱“挂洋名”?

事实上,国产服装品牌爱穿“洋马甲”早已不是新现象。武汉一商场人士称,早在十多年前,国内一些企业已开始趋向起洋名。“现在武汉一家百货商场里,70~80%的服装品牌用的是洋名。”

据称,东方消费者普遍存在崇洋的心理,这不仅仅是中国、日本、韩国的服装品牌都用的英文,品牌迎合消费心理并没有错;另外,现在很多国内品牌被国外企业看好,有合资或被注资的背景,而更换英文名;还有一种情况是,很多国内服装老板做国外品牌代加工,其设计师本身是老外,出于与国际接轨的因素,也会给品牌起洋名。“总之,在消费者心里,洋品牌的身价还是要比本地品牌高。”

该人士称,现在有些中文品牌的销量也很好,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开始拓展海外市场,需要起一个洋名,这也是品牌提升的过程。

武汉一家服装企业负责人称,取洋名也是学习的过程,先模仿起个洋名字,再请些国外设计师,在服装产业发展初期对于企业发展、先进技术引进等方面能起到积极作用。

关健词:
下一篇:港城首季服装出口逆势上扬
相关资讯
更多>>
资讯
  • 品牌
  • 企业
  • 资讯
  • 产品
  • 商机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