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习惯成自然:当你的视力下降,你的眼睛变差了,你会去你的视光师或眼科医生那里配一副眼镜。但过去可不是这样的:直到13世纪人们才真正使用助视器来改善他们的视力。
数千年前,玛雅,埃及,中国和希腊的伟大文明创造了惊人的成就。然而,当涉及到保持视力,即使是最伟大的学者也无能为力。那时,就像今天一样,随着年龄的增大眼睛通常也慢慢变差。伟大的罗马演说家西塞罗曾抱怨一件麻烦事就是不得不让仆人读文章给他听。尼禄皇帝需要通过一颗绿宝石来观看他钟爱的角斗。希腊哲学家托勒密(约公元150)了解了光折射的最初规律,但是直到1000多年以后阿拉伯数学家和天文学家阿尔哈曾才明确了形成清晰视觉的最基本的折射定律。
修道士发明了最早的助视器
最终,13世纪时意大利的修道士手工精心制作了第一个半成形的立式镜片。这种镜片就像放大镜。为制作镜片,修道士使用了一种石英叫绿宝石。几年之后-1267年-牛津圣芳济会的修道士罗杰培根提供了科学的证据说明用特殊形状的立式镜片可以将小字放大。
穆拉诺:眼镜的诞生地
至今仍在全世界享有盛誉的威尼斯穆拉诺的玻璃工厂有理由声称自己是眼镜的诞生地。13世纪,他们是唯一能够制造纯粹的软玻璃的工厂。不久以后第一份质量标准出炉。这些眼镜,称为阅读助视器, 有一个凸起的立式镜片,边框是用铁,牛角或木头制成的。那时只有一种简单的硕大的镜片。总之,第一副眼镜只能用作远视者阅读用的助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