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服装资讯
服装品牌
服装企业
产品
订货会
展会
专题
丽人网首页 > 服装新闻 > 品牌动态 > 正文
熊银匠董事长熊福章:与施华洛世奇成功的“跨国恋”
网友分享:Kitty
2014-02-17 15:47来源于:网络
分享:

当欧洲水晶遇上中国银饰,会碰撞出怎样的光芒?

上周,奥地利施华洛世奇大中华区负责人专程飞抵武汉,将旗下三大业务之一的锆石,独家授权给熊银匠(拓展选址信息)设计、制作与销售。这是施华洛世奇第一次与国内饰品商合作。

次日,装修一新的熊银匠六渡桥旗舰店内,董事长熊福章忙碌地招呼着川流不息的经销商们。

从枣阳五店镇学艺,襄阳摆摊,武汉试水品牌之路,深圳设总部……这个44岁的传统手艺人没有辜负家族自清朝流传至今的金字招牌,并华丽转身,踏上时尚设计之路,成为全国拥有300余家门店的珠宝连锁品牌的掌门人。

从手握锤子,走街串巷的乡间银匠,到与国际大牌对话的珠宝连锁品牌老总,这一路,熊福章走了25年。

熊银匠

不走寻常路的小学徒

熊银匠与施华洛世奇的这场“跨国恋”,缘起于去年9月。

2012年香港国际珠宝展上,施华洛世奇摆开了展位,寻找战略合作伙伴。这让前来参展的熊福章眼前一亮,他当场向施华洛世奇大中华区负责人表达了合作意向。

一周之后,熊福章见识了欧洲人严谨的做事方式。亚太区总裁亲临深圳总部考察,同时,他们分布于全国的办事处对熊银匠开始了长达三个月的商业考察。最后,双方在文化上找到共鸣:一个是欧洲的珠宝世家,一个是起源于清代的银匠传人,敢拿姓氏命名品牌的,能对企业发展负责任。

2012年3月签约,6月18日,镶嵌着施华洛世奇锆石的新款银饰随即面市,中国人做事速度之快,让奥地利人直呼不可思议。“在他们的观念里,一款首饰从设计到上市,至少需要1年半时间。”回忆起这次跨国合作,坐在柜台边的熊福章憨憨一笑,宛若亲切的邻家大哥。

在熊福章淳朴外表下,他有着超于常人的商业智慧。

1988年,在枣阳一家机械加工厂上班的熊福章因身体吃不消,于是跟随伯父熊开熙学艺。一天,伯父郑重地向他展示了珍藏已久的“庆美银楼”的金字匾牌。这块匾牌颇有来头——清朝嘉庆皇帝得知爱妃对银饰情有独钟,遂向全国发出银饰征集令。祖籍江西丰城的银匠熊庆美,凭借一支银凤钗赢得如妃欢心,被钦点为“宫廷银匠”,后为其在襄阳选址建银楼一座,并御赐“庆美银楼”金字匾牌,成为清朝最负盛名的四大银楼之一……

伯父是熊氏家族手艺的唯一传人,而此前,熊福章对此唯一的了解是:从爷爷辈起,他们都是走街串巷挑担子做金银加工的手艺人。

学传统手艺,基本功得从用铜管吹火开始,火苗弯曲融化银子,才能锤打塑形。“练气的方法很特别,要将碗里的水吹出一道水沟,十分钟不停气才过关。我练成之后,又设计了一个风管,把双手腾出来拿镊子。”

熊福章似乎天生就是做银匠的料子,化银、锻打、下料、焊接、酸洗、锤錾、錾刻、镌镂、雕花……几十道工序一学就通。

这个小学徒学艺精进,在其他方面也渐渐显现出不同之处。

他边学边尝试着颠覆传统技艺。同样8克银子,原来只能打出一只银戒指,用他改良后的工具却能出三只货;第二年,他从沿海偷偷买回成型的模具,几分钟戒指就能成型,且款式多达数十种!

在伯父看来,熊福章的新玩意简直要断了手艺人的饭碗,他“离经叛道”的行为叫人无法接受。但熊福章有自己的想法,“不要怕别人抢了饭碗,只有等这行做大了,饭碗才靠得住。”

爱“折腾”成就品牌梦想

事实上,从读小学起,熊福章就喜欢折腾。竹器厂丢弃的废材料,他加工成竹签卖给冰棍厂赚外快;人家过年卖年画,他却出钱收购废旧挂历,裁掉日历当年画卖,一个春节赚1万多元……

与伯父发生意见分歧后,熊福章决定单干,他背着工具箱来到襄阳,从摆地摊开始,渐渐站稳脚跟。1995年开始,金银饰品的翻新生意火爆,凭着手艺精、不克扣金银料的好口碑,熊福章的店门口开始排队,而他加工的镶宝石戒指,手艺之精,别家店都没法随意改动。

2000年的一个午后,店里来了个陌生客人,一进门就点名要见“熊银匠”。

彼时,正在埋头干活的熊福章从柜台后应声探出头来,结果,对方吓了一跳,“都说熊银匠的活儿好,你怎么是个刚满三十的小伙子!”

一句话让熊福章醍醐灌顶,“熊银匠原来不是我,而是一个品牌了!”

很快,熊福章把四家分店统一更换门头,成立了熊银匠手饰制品有限公司,并注册了商标。一次,他偶然在一本杂志上读到了关于连锁品牌的概念,他开始谋划着更大的梦想。

机会很快来临了。2001年,黄金买卖开放了,“这是我做梦都在想的事情。”熊福章趁机收购了位于襄阳市政府旁边的一家金行,并于2006年来到武汉,盘下六渡桥的一家店,正式进军武汉市场。

两年后,面对有着稳定利润的批发生意,熊福章却该砍的砍,该收的收,转型做品牌商。他敏感地预见到:散货批发的时代过去了,“当时,很多做批发生意的人不理解,眼前的快钱不赚,为什么要花大钱去折腾品牌建设?现在,他们的批发生意利润越来越薄,而我已经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走出去”走出连锁之路

事业越做越大,熊福章为这个家族企业打下了公司化运作的基础:劝说亲戚退出管理层,高薪聘请有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对管理层实行股权改造……

随着品牌的发展,熊福章开始把视野扩展到行业环境更为发达的深圳、香港。

把总部设到深圳去,那里是全国珠宝加工的集散地,中国市场近七成的珠宝都从那里出品。事实证明,“这条路走对了!”2011年,熊福章把公司总部迁往深圳,熊银匠进入飞速扩张期,门店数从60多家猛增至300多家。

金银饰品在华人的消费文化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然而,十多年过去了,叫得响的黄金饰品大牌比比皆是,银饰却显得黯淡无光。这个空白,正是熊福章未来的努力方向。

不久前,襄阳市政府划拨500亩用地,邀请熊福章回到故里打造中国银文化博物馆,将当地的银文化世代传承下去。“根据行业报告,国内银饰市场年规模在500个亿,短短几年,市场每年保持着50%~60%的增长,我很看好自己的品牌之路。”熊福章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对话

记者:你如何评价现在的银饰市场?

熊福章:在未来,小的散货批发商将会慢慢淘汰出局,品牌商才有发展前景。走整合之路,从上游供应商到下游加盟商,把产业链打通,商业模式才健康完善。

记者:公司有无上市计划?

熊福章:目前国内银饰珠宝品牌上市的公司还是个空白,我们已经在和风投、投资公司接触,做前期准备,完善上市规划。按计划,打算在2019年上市。

记者:银饰消费,自古以来都有,为什么没有响当当的品牌出现呢?

熊福章:一个是市场开放时间晚,消费能量没有得到释放,近年来才呈现迅猛增长;其次,利润不高,对大资本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当然,这也是因为品牌价值开发不够的缘故,市场需要慢慢引导和培养,未来是款式为王的年代,在设计研发力量上占据先发优势,未来才能抢占先机。

网络 )
相关资讯
更多>>
资讯
  • 品牌
  • 企业
  • 资讯
  • 产品
  • 商机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