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一大早,奥康集团康龙品牌事业部销售员小李一起床就匆匆赶往成品仓库,为全国各销售公司配货,目送货车开出公司后,他又急忙赶往集团总部千石工业园参加奥康鞋类科技研究院周年成果展的活动。
让小李感到兴奋的是,该研究院成立一年有余,便研发出了防震呼吸鞋、折叠高跟鞋、瘦身记步鞋、按摩减压高跟鞋等等,这些功能鞋的问世大大增加了奥康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直接结果就是带动销量直线上升。“第一季度,仅康龙温州分公司的销售收入同比去年上涨了23%。”小李兴奋的告诉记者,今年完成目标看来不是问题。
当经济危机蔓延,很多企业还在冬眠时,奥康内外却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现象一:不减人却增人
就在同一天,奥康集团总部五楼会议室里坐满了人,集团人力资源中心招聘专员正在为通过初选的应聘者进行紧张的面试,“这是我连着三天面试了,早饭还搁在办公桌上,应聘的人来得都比通知的时间早。”招聘专员白冰告诉记者,“今年第一季度我们终端网络增加了100多家,每家配备2个人,我们就需要新招聘200多人。现在正是销售旺季,分公司急着要人,我们得抓紧工作。”
“言必信,行必果”,这是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的座右铭,同样,在经济危机蔓延的时候,奥康集团就对外承诺不减薪、不裁员。时至今日,奥康集团通过不断创新努力不但履行了当初的承诺,更重要的是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气势。
现象二:生产订单排到年底
“我们现在正在加紧赶制Wortmann公司四月初下的首批女鞋订单,一共30万双,其他的订单也已经满满排到年底了。”奥康千石鞋业制造公司总经理樊曼如告诉记者,Wortmann是德国顶级女鞋品牌,也是欧洲最大的鞋子销售和生产公司之一,此次与奥康合作,包括生产和技术层面,奥康会全程参与鞋款设计、用料选材等具体环节。
另据了解,奥康集团瓯北国际产业园在二三月份的生产总量已经达到近40万双,同比增长6.45%,该生产基地2008年的出口额是5200万美元,同比增长5%左右。
“国际金融危机下,我们同其他企业一样面临着成本上升、贸易壁垒等一系列困境,我们无法脱离危机的影响。”王振滔分析说,“但是至关重要的是看你采取什么态度,有积极的心态不一定代表你能顺利过关,没有积极的心态,你绝对死得很惨。”
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
据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透露,今年温州鞋业规模以上企业发展稳定,特别是领军企业发展依然强劲,其中奥康集团尤为突出。
来自奥康集团第一季度统计数据则显示,奥康鞋业销售同比增长20%左右;产量和利润双双增长10%以上;终端网络新增100余个,2009年1—4月份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5%,进口同比增长16%,是温州制鞋企业鞋类出口额的前三位,在出口款式、单位、质量方面占据第一位。
“在金融危机带来的增速放缓和一片萧条中,这些数据显得极其漂亮,让我们看到了一线曙光。”解读这些数据时,温州鞋革行业协会秘书长谢蓉芳显得异常兴奋,“这些成绩都是政府和企业不懈努力的结果。”
当大部分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温州市政府立即开展“政企联动、攻坚克难”企业服务年活动,制定“拓市场、保增长”若干扶持政策,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并鼓励商会、行业协会、企业联手抱团开拓市场。
而奥康应对金融危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3年王振滔发表的《冬天不遥远》,王振滔当时告诫自己的员工:奥康是要生产出属于自己的世界名牌,不是沦为国际品牌的加工厂,所以担子很重,道路很艰辛,大家要有一种忧患意识,不能守着一亩三分田等养老。
谈到应对举措,王振滔列举了奥康采取的“三大措施”:主动“走出去”,通过三月集团高层市场集结行动,深入市场调研,了解终端一线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管理团队的营销意识,同时还就市场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的温州产品、品牌终端形象等方面存在的同质化现象给予了反馈;积极“引进来”,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实行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从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引进设计师团队,以制订标准,推出“首席设计师”,在今年适当的时候举行时尚流行发布会,引领潮流;实行“节流开源”,通过精细化管理,公司一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费用下降2000多万元,更重要是在在员工思想中牢固树立了节俭和艰苦创业的意识。
“哪怕狂风暴雨,云层之上,也必是阳光灿烂。在这个转折点上,只要你冲上去了,必定阳光普照。”面对一季度的满意答卷,王振滔对未来自信满满。